马原笔记
2023.6.16 马原考试真题
1.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2.交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材料
1.坚持人民至上的哲学依据
2.文化对引领社会发展的意义
导论
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由此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2、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
3、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狭义上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背】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理论剖析;
-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和归宿,是最核心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背】
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全人类的立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实事求是、辩证分析、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历史分析、阶级分析、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产生背景:【选择】
-
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两级分化,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渐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理论的指导
-
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
自然科学前提: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1844年《德法年鉴》: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
《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848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共产者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背】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彻底的评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是其革命性的表现;
-
科学性: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
-
人民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
-
实践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随实践而不断发展;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
发展性: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背】
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2、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4、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一节 世界的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哲学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物质和意识谁为本原: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2、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可知论、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二元论者是不可知论者;
二元论是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哲学的重要问题:世界是怎样存在?
辩证法:世界是运动的;形而上学: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
辩证法 | 形而上学 |
---|---|
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 | 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
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 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承认物质是运动的 是辩证唯物主义 |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否认相对静止 是诡辩论,是形而上学 |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
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
主观辩证法: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
- [ ] 2020-2021 第一学期: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及其科学意义
- [ ] 2019-2020 第一学期: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 [ ] 2019-2020 第二学期: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理论意义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背】
最重要的是红字部分,物质就是不管你愿不愿意,想还是不想,它都在那里
生产关系是物质,如果说人与人的一切关系,那就不属于物质范畴
不是物质:爱情;人与人的部分关系;
物质范畴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背】
物质范畴的理论意义:【背】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对立统一
物质运动的基本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 时间一维,空间三维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
物质世界的二重化:一方面,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另一方面,世界分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从哲学上来看,元宇宙依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而不是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第三世界”;
意识
一切物质的反映特性→低等动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感知→人类的意识 (意识是人独有的)
意识起源:
1、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背】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背】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 [ ] 2018-2019 第二学期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背】
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选择】
1、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实践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根本途径;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不可能取代或超越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为何不能取代或超越人类智能?
1、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类理性智能的模拟和扩展,不具备情感、信念、意志等人类意识形式;
2、社会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而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具备人类的社会属性;
3、人类的自然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意识的现实形式,而人工智能难以完全具备理解自然语言真实意义的能力;
4、人工智能能够获得人类意识中可以约化成数字信号的内容,但人脑中总有许多东西是无法被约化的。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自然界是物质的,具有客观实在性;
2、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物质体系;
3、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
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都没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一、联系与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1、客观性;2、普遍性;3、多样性;4、条件性
★发展:事物变化中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在事物相互联系与发展的过程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内容决定形式
在发展过程中,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它是对旧事物的批判继承,是扬弃;
★二、三大规律
★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统一规律是是辩证唯物法的实质和核心 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分析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和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 [ ] “白马非马”错误在于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
同一性: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
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 矛盾的特殊性: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个矛盾的各个方面 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
辩证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 |
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
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己的因素。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双方的力量发生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性力量。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不仅看对立还要看统一,不仅看主要还要看次要;
重点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作为出发点
(二)量变质变规律
揭示了事物的变化是一个渐进性与飞跃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事物包括 质、量、度 三方面的规定性
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保持事物的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限度、幅度、范围)
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
- [ ]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方法论:①重视量的积累;②当质变来临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③坚持适度原则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 [ ] 2020-2021 第二学期 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背】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和飞跃;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背】
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实例:失败是成功之母
六大思维能力:
1、辩证;2、历史;3、系统;4、战略;5、底线;6、创新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实践与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 | 是 |
---|---|
根本特征 | 实践性 |
基本观点 | 实践的观点 |
重要内容 | 以实践为基础从整体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系统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 [ ] 2022-2023 第一学期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创立和发展的意义
科学实践观创立和发展的意义:【背】
1、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为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建立了科学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3、第一次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4、为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实践
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背】
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类;实践是联系物质和意识的桥梁,但实践属于物质
实践既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也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实践的特征: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背】
客观实在性 | 自觉能动性 | 社会历史性 |
---|---|---|
把脑中的物变成现实的物 | 受意识的指导 | 不同时期的人的实践方式不同 |
实践的基本结构:【选】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具有一定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实践客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实践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应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关系
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实践形式:【背】
实践的形式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物质生产实践;【劳动】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社会政治实践;【搞关系】(两会)
3、科学文化实践;【未知领域的探索】
另外两个实践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受其制约并对其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4、虚拟实践: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
-
[ ] 2018-2019 第一学期 毛泽东同志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注意挑出重点词,实践与认识,也就是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
-
[ ] 2018-2019 第二学期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有哪些?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背】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 ] 2019-2020 第二学期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性标准”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真理的本性在于主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的具体表现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二、认识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的本质: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背】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
1、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主要区别)
2、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
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理论基础:1、牛顿力学;2、道尔顿的原子论
承认必然 否认偶然性 的哲学学说 机械决定论(形而上学决定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 |
---|---|---|
世界本原是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 把物质等同于原子 | 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同一性 强调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和长远眼光的考虑 |
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 |
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培根 |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 ——恩格斯 |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也 | 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狄德罗 |
金银不是天然的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 ——马克思 |
唯心主义的思想认识根源: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 | 客观唯心主义 |
---|---|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等)当做本原 |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 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柏拉图 |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 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黑格尔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突出特点:
1、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2、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狭义上讲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感性认识 | 理性认识 | |
---|---|---|
定义 | 认识的低级阶段,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反映 | 认识的高级阶段,通过思维对事物内在联系的反映 |
形式 | 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从低到高) | 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低到高) |
特点 | 具体性,直接性 | 抽象性、间接性 |
理解 | 感觉:视觉,听觉,触觉,整个认识过程的起始环节 知觉:整体的反映,将苹果的色、香、味等方面的感觉结合起来,就形成苹果的知觉 表象: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的重现 |
概念:同类事物的概括和反映,如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等 判断:展开的概念,对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定 推理:判断与判断间的联系 |
- [ ] 2020-2021 第二学期 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背】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如果割裂两者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践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验主义的错误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基础);
2、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处理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从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必要想和重要性:
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2、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认识运动总规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经历两次飞跃,实践与认识的运动算完成了吗?既完成了又没完成
1、完成了:针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的。
2、没完成:针对实践和认识运动过程的向前推移、向前发展而言的。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中,主观必须统一于客观,认识必须统一于实践。
这种统一是认识和实践的矛盾在发展中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
定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特性: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是内容上的一元性与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统一
真理的一元性指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认识是多元的,但真理是一元的。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背】
1、二者相互依存,又是相互包含的;
2、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矛盾;
4、割裂真理的二者的辩证关系,就会走向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即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背】
1、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
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
3、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表明,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真理的本性在于主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的具体表现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绝对性由其客观性和唯一性决定。
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
二、价值
定义:价值是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意义关系的哲学范畴,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意义;【价值即意义】
★价值的基本特性: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
主体性:指价值直接与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客观性: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多维性:同一客体对于主体的不同需求产生不同的价值,比如钻石对主体来说有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等等
社会历史性:随着历史发展客体价值判断发生变化,比如石油、核能等等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
价值评价的特点:
1、评价以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评价结果受到主体意志的影响】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4、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
价值评价要以真理为根据,要有利于人类主体的生存与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以最广大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核心价值观: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2、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
3、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真理。
4、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
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
认识世界: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探索和掌握真理;
改造世界: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生活方式。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1、认识世界有助于改造世界,正确认识世界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
2、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拓展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客观世界: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
主观世界:人的意识,观念世界;
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动力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入改造主观世界;
2、只有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3、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3、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出发
4、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1、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2、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3、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人类历史是一部生产劳动发展史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唯心主义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忽略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唯心史观:社会意识具有第一性;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具有第一性;
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生产方式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人口因素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生产力+生产关系
物质生产方式起决定作用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 根据不同主体分:个人意识,群体意识;
- 根据不同层次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 | 社会意识形式 |
---|---|
低层次的社会意识 以感性认识为主(情绪,情感,习俗) |
高层次的社会意识 以理性认识为主(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科学等) |
社会意识形式分为: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 非意识形态 |
---|---|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等 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 |
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等; 不服务于特定阶级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背】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依赖于社会存在,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的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且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二、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选】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运用的物资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
劳动者: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最基本的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生产关系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1、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2、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背】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国家的实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依据国家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将国家分为两方面:国体、政体;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即政权构成形式。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者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性质起重要作用;
但同一国体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不同国体也可能采取同一政体。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背】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普遍交往;
三、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基础】、政治形态、意识形态,是三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社会制度能集中体现社会形态的性质,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用社会制度来指代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统一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多样性:发展历程情况复杂,更替跳跃或反复。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选择性
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历史选择性: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1、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3、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民史观】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前进性: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
曲折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反复、跨越甚至倒退现象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 [ ] 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方式;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背】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3、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4、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一定阶段上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背】
1、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社会非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2、社会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
无产阶级专政,最终阶级消亡;
阶级斗争的作用:
1、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阶级斗争及其作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社会革命
广义的社会革命是指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基础上的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
狭义的社会革命主要是指社会形态的变更,即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
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
社会革命的实质: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革命的作用:【背】
1、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2、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革命斗争还能够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
改革: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改革的重要作用: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改革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体制存在的问题,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 [ ] 2018-2019 第一学期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请论述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技革命的作用:
每一次的科技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条件;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表现为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
两种历史观:
1、英雄史观:
内容: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产生根源: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
2、群众史观:
内容:群众史观认为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原则:【背】
1、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2、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
3、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4、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
人与历史的三层关系:人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
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1、人民群众从质上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
2、从量上说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3、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背】 (考题)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 [ ] 2019-2020 第一学期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及其现实意义
群众观点:
1、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4、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意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普通人物:属于人民群众范畴,对社会发展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历史人物:
1、历史人物是指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2、杰出人物是历史人物中对推动历史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
3、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政治经济学
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以前) |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
---|---|
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 | 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关系为基础 是商品经济的高级或发达形态 |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经济,指生产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原因:
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商品经济的本质(目的):交换
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使用价值能否还原为价值,取决于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取决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是否实现统一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该基本矛盾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 [ ] 以下均不是说商品:原始森林中的树木;农民自给自足种的小白菜(注意字眼);垃圾场里准备销毁的垃圾
★商品二因素: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背】 (考题)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价值 (考题)
使用价值(商品的自然属性) | 价值(商品的社会属性) | 交换价值 | |
---|---|---|---|
含义 |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 |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
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关系或比例 |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 |
任何有用物都有使用价值,但只有其作为商品时才具有价值 |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 [ ] 2022-2023 第一学期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含义与对立统一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背】
- 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只能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一个;
- 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
- [ ] 2020-2021 第一学期:简述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劳动二重性:包括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
- 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 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区别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怎样区分,请举例说明? - 知乎 (zhihu.com)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
1、统一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对立性: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劳动的不同属性;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质的规定【价值实体是什么】 | 量的规定【价值大小怎么决定】 |
---|---|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 |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等。
价值形式【选】
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是种特殊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
最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执行流通手段可以不足值,因此可以使用纸币,但纸币不能实行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 | 流通手段 | 支付手段 | 贮藏手段 | 世界货币 |
---|---|---|---|---|
价格标签,一件上衣=100元 |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一件衣服是100元,用100元钱买了这件衣服 |
租金、工资、税收; 无实物交易 |
必须是真金白银 纸币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 |
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 一般也是真金白银,但美元也有 |
★二、价值规律
- [ ] 2019-2020 第一学期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的含义: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格虽然是商品价值量的指数,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但不能反过来说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是商品价值量的指数;
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积极 | 消极 |
---|---|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比例 |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调整失调】 |
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优胜劣汰】 | 阻碍技术进步【技术保密】 |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实践意义:
1、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3、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途径:
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选】
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基础】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殖民掠夺)【重要方式】
资本总公式:G—W—G’ W为商品,G为货币,表面资本运动的一般目的是价值增殖;
资本首先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
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者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生活资料来源,因而不得不出卖劳动力。
- [ ] 2018-2019 第二学期 简述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有哪些?
劳动商品的特点包括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 [ ] 2020-2021 第二学期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背】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主要包括:
-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在此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体现剥削关系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m表示】
★剩余价值生产
两种基本方式: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 | 相对剩余价值 | 超额剩余价值 | |
---|---|---|---|
条件 |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 | 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 | |
方式 | 延长工作日的长度 提高劳动强度 |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改进技术和管理模式】
超额剩余价值是由其他企业工人创造的
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导致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从而导致必要劳动时间减短,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和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2、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3、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
资本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总资本T = c+v
★分类:
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不发生增殖。
可变资本v: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将创造新价值。
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W=c+v+m;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将其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
-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不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资本积累规模的影响因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资本家预付资本的大小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级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资本的有机构成 = c/v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有机构成的增加导致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下降,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基本有三种形式:
1、流动的过剩人口;
2、潜在的过剩人口;
3、停滞的过剩人口。
(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
1、购买阶段;【资本执行货币资本的职能】
2、生产阶段;【资本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
3、售卖阶段;【资本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
资本循环的特点:
1、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2、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相互承接、互相依赖的;
3、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而不是三种独立的资本;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
1、资本周转时间;
2、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包括c,v,m
社会生产可以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第二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形式: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少数人与多数人】
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过剩
★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计算
-
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c:v)
-
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剩余劳动时间 / 必要劳动时间
反映资本家剥削的程度
-
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W=c+v+m)
c:固定成本包括产房设备,原材料 v:劳动力
新创造的价值=v+m
-
生产价格 = 生产成本+平均利润 = 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平均利润;
-
利润率p’ = 剩余价值 / 全部预付资本(p’ = m/(c+v))
反映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掩盖了剥削
-
平均利润率 = 剩余价值总量 / 社会总资本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比如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则超额剩余价值为$W_超=W’‘-W’=2W-W-(c’-c)$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 I (v+m)=Ⅱ c
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 = (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总值 + 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总值) / 预付资本总值
年剩余价值量 M = m·n = m’·v·n
M:年剩余价值量;M’:年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量;m’:剩余价值率;n:周转次数;
M’ = M/v = m’·n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基本方面,
-
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
-
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